视频|《8问》李鸣:区块链标准化促进产业发展
“继《区块链 参考框架》《区块链 数据格式规范》两个团标发布后,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筹建,首个区块链国家标准也正着手研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在最近的一次行业论坛上透露。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标准化机构纷纷启动区块链标准化工作。ISO成立了专注于区块链领域的技术委员会TC 307(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技术委员会),开展基础、身份认证、智能合约等重点方向的标准化工作。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 李鸣
而我国的区块链标准化工作则开始于2016年。2016年底,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成立。2017年5月,在工信部指导下的“首届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暨“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峰会”,会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块链标准《区块链 参考框架》。2017年12月,发布《区块链 数据格式规范》标准,为区块链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为区块链行业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
在最近的一次区块链行业论坛上,巴比特《8问》对李鸣就“区块链标准”话题进行了专访。李鸣认为,在区块链标准的建立上,我国走在世界前列。他提到,“标准”建立的必要性是从总结到引领产业发展,是社会各方协商一致的结果。
以下为访谈全文,巴比特资讯整理:
Q:您常提到的词:标准。在区块链上,标准的必要性来自于哪里?这个标准是什么?那“标准”是否也在随着行业变化进行演变?
李鸣:标准的第一个作用是总结,在某一项技术发展的一个过程当中,需要阶段性的做一个汇总,让大家知道到底这项技术是什么。其次,在总结的基础上,引领整个产业发展。总结之后达到一定的共识,而标准就是共识的结果,随后大家可以根据共同达成的标准来推进产业发展。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迭代的。在一定的周期内,它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演变迭代。因此,“标准”是从总结到引领整个产业发展。
Q:标准制定过程中与企业有哪些互动?
李鸣:标准制定是一个协商一致的结果。所以制定过程中我们会邀请社会各个相关方来参与制定。来自企业,科研机构,学校,政府代表,都会以自己角度提出对标准的设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Q:国际标准有没有需要我们参考的?
李鸣:恰恰相反,我们做的参考架构标准是在2016年年底,2017年五月已经发布了。我们把标准的成果贡献到ISO做主要依据,国际区块链参考架构标准讲将采用我们标准的大部分内容。
Q:“区块链只有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才能产业化”,这句话该如何去理解?
李鸣:这个是依据标准来推进产业化。标准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人使用,通过规范行业的发展降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门槛,对整个行业起到规范或者引领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会进行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得有人,因此我们依据标准进行人才培养,那么我们通过开发大赛挖掘人才好的创意,比如今年6月中旬的开发大赛,要把好的创意展现选拔出来;同时,我们会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孵化器,让好的创意在孵化器中变成项目;有了项目之后我们还提供测试验证服务,来验证项目到底是不是好的项目,最后我们还建立了中国的开源社区,为高质量的项目营造良好的生态。
整个过程,包括进行人才培养,测评测试,建立开源社区这些产业化的活动,都是依据“标准”的建立。 “区块链只有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才能产业化”这句话是这样来解读。
Q:描述一下产业化后的蓝图?
李鸣:其实很难说未来的蓝图是怎样的。区块链技术未来的应用会在哪个方向上进行突破,或者会覆盖哪些方面的重点,实际上现在还不好说。所以我们推进产业化的过程,只是说让更多人进入行业,了解区块链技术,让更多人和项目充分展现,但是最终产业化的形态现在来说为时太早。
Q:拥有无穷破解力的量子计算会不会让区块链失去保密性?未雨绸缪,如何预案?
李鸣:用未来的技术跟现在的区块链技术进行比较,不是在同一个时间线上。用量子计算理论模型对现在的区块链加密算法进行攻击,必然受到影响。但是,量子计算当前也处于发展初期,未来量子计算成熟之后,对应区块链的抗量子加密技术也有可能成熟。安全和信息系统本身是存在对立关系的,所有技术的发展也在螺旋式的上升。
Q:您曾谈到区块链在2017年集中爆发有着深层内在逻辑——商业形态,为什么这么说?区块链的商业形态是什么?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李鸣:区块链与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不一样,因为天生在科技属性上还附加了金融属性。金融属性导致很多资本和与IT不相关的人员都能进入这个领域,这些人的进入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补充。但也使整个产业有了膨胀,膨胀过度就产生了泡沫。
但是从技术发展来看,技术本身演进过程并不是很快,反而金融属性被逐渐放大,越来越受关注。
Q:行业内普遍认为2018年将会有大批区块链应用落地,您怎么看?将会在哪些领域率先落地?
李鸣:很多项目号称落地,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哪些应用是真的用区块链的特点来解决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这个应用非得用区块链技术不可,这样的应用场景我们还没有看到。
很多人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用传统IT系统都可以更好解决。用区块链技术只是对新技术的一种尝试。所以在区块链技术发展过程中,还是需要用政产学研各个相关方从不同视角思考他的技术本质是什么,真正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才能去市场中寻找推进整个应用的前景。
比如我刚刚举到的二维码的例子,二维码技术已经出现很多年了,但却在支付领域得到了爆发式的应用。所以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很快就有市场应用,但是一旦发现真正的场景需要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技术应用的市场马上会爆发的特别快。
Q:刚刚听您演讲的时候,提到说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区块链是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转换,怎么理解?
李鸣:很多人看区块链有很多不同层面,技术层面,应用层面,社会层面,哲学层面,很多人从不同的视角尝试去解读。
我们所谓的价值互联网,是因为区块链具备这种可信,共识,防篡改的特点,可以保证在数字环境下价值交换或者价值交易过程的安全。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技术特征保证价值传递过程中是安全有效的。因此它有可能是未来的价值互联网。
区块链可以使原生的数字资产在数字环境中进行交换。比如音乐版权,在数字环境中录制一段音乐,并通过区块链进行交换或交易,,这个过程不需要线上和线下的整合,这是纯数字环境下的一个应用。但只能说这种应用容易落地,而不是说这是最好的应用。在艺术品溯源场景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链上数据跟艺术品怎么映射?链下实物资产和链上数据映射的问题,不是区块链技术能解决的,需要用物联网技术解决。
区块链具有可信共识等技术特征,数据上链之后是安全、可追溯的,但数据上链之前的真假无法判断。一旦原生数据有问题,相当于把一个假数据做了封装,这样没有意义。所以要解决物理与数字环境映射的问题需要通过物联网的技术来解决,保证原生数据是没问题的。比如利用电子标签或者芯片加密技术,确保物理资产和数字资产有唯一映射关系。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艺术品与音乐版权的场景相比,多了一个过程,多了一个物理与数字环境关联的过程。艺术品场景虽然相对于原生数字资产更加复杂,但是更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如果有技术上的突破会得到更大的应用。
文|萌大大
视频|8问栏目组
【8问】参与方式
面向全球征集节目录制嘉宾,如果你身边有技术极客、投资大佬、区块链领域创业者……或者你想毛遂自荐,欢迎与巴比特《8问》联系。
版权声明: 作者保留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巴比特立场。
发文时比特币价格 ¥50812.3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