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姐 发表于 2018-2-14 09:24:30

【巴比特调查】 三个案例,看区块链脱虚向实

“脱虚向实”、“服务实体”,是我国当前及今后发展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五次提及“实体经济”,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其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就要求我们技术创新同样也要以服务实体为第一要义,区块链也不例外。
2017年终至2018年初,区块链这一概念的关注度受到爆发式增长。

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区块链概念个股从2016年4月的12只(数据来自澎湃新闻统计)增长到2018年2月9日的50只(数据来自同花顺),不到两年的时间增长了3倍还要多。美股中迅雷、人人、美图、猎豹等互联网公司也竞相涉足区块链。上市公司涉足区块链,最直接的效应是拉动公司股价短时间暴涨,然而绝大多数并未开展真实业务,难脱借机炒作之嫌。
区块链领域的投资规模也是空前,据鲸准研究院数据统计,2017年全年至2018年初,仅仅是来自VC的区块链投资额度就高达19亿元,比2013-2016年3年总投资额高出近1倍。参与ICO的资金更甚。以薛蛮子、徐小平、王利杰为代表的投资人,更是振臂高呼,呼吁“All in区块链”,将区块链的热度进一步推向高潮。
热潮之下,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哪些是处于讲概念,哪些是已经落地并用于服务实体经济的。尤其是,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针对代币发行融资提出风险警示,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从事“虚拟货币”的交易所被全部关停,ICO项目被全面清退。这就提醒创业者和投资人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参与技术和业务创新。
目前从事区块链创新的阵营,大致分为两派:公链和联盟链。公链项目绝大多数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且发行Token(代币,也又译作通证)并在二级市场公开交易。
走联盟链路线的代表们,从比特币的设计中抽离出“分布式”、“时间戳”、“可追溯”等特性,摒弃“币”的概念,试图建立一套对传统商业模式友好改良的区块链体系。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列举了区块链典型应用场景,如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物联网等。其中已有项目落地。

金融扶贫,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入手点。去年(2017年)工商银行就已启动与贵州省贵民集团联合打造的脱贫攻坚基金区块链管理平台,将第一笔扶贫资金157万元成功发放到位。通过银行金融服务链和政府扶贫资金行政审批链的跨链整合与信息互信,以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溯源、不可篡改”实现了扶贫资金的“透明使用”、“精准投放”和“高效管理”。据工商银行总行产创处处长钱大智在一次论坛上介绍,在这个扶贫区块链中,政府可以自证清白,行政审批流程全部上链,责任到人。银行资金拨付信息勾稽上链,搭建金融服务区块链,实现对于全链条闭环的管理,确保资金真实下发到需求者手中。审计监督上链,使用区块链,所有信息都存储在链上而非纸质文件,可以实现实时审计监督,信息难以篡改。
此外,蚂蚁金服2016年开始将区块链用于爱心公益。据蚂蚁金服副总裁蒋国飞介绍,截至2018年1月18日,2100万用户向831个公益项目捐赠,捐赠金额3.67亿元,捐赠人次2.2亿。在这个区块链账簿上,捐款人、公益机构、保险公司、受保人在内的所有项目参与方,共同“记账”和监督,任何一方无法篡改账目,可以看到每笔资金的流向。从而让扶贫工作更公开透明,可信赖。
食品溯源,也有区块链落地的案例。如太一云和江西赣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推出的食品安全示范项目和科技富农项目——“链橙”。

据巴比特观察,每一个链橙上都有一个防伪二维码,通过微信扫描可以显示出唯一身份的SID号、查询时间、查询地点、扫描次数等信息,且首次扫描会有积分奖励。太一云副总裁范金刚告诉巴比特,每个橙子的所有流转信息均记录在“中国食品链”上,实现商品的可追溯,用户在领取积分的同时即完成了自动记账,今后这些积分可用作兑换其他商品的折扣。
另外,A股上市公司“中南建设”联合“北大荒”成立农业区块链技术与平台公司——善粮味道,区块链公司智链ChainNova为其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持,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的生产、检测、流通、销售全流程,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追踪溯源与品质保障。目前来自北大荒的区块链大米已经可以在京东商城购买。

每一袋米,同样均有二维码与之对应。相比链橙,智链的二维码信息更加详实。收割时间、加工时间、地理位置、每一袋米的基本信息均记录在区块链上。据智链CEO董宁介绍,北大荒大米种植面积有一千多万亩,每一粒大米从选种、种植、加工、销售都需要100多个流程,将这些数据记录到区块链上实现追踪溯源是很复杂的事情,需要先要保证上收粮的系统,确保粮食种植和收获的数据能够上链,之后经历的货仓、物流、销售甚至是金融等环节,把这些数据都上传到区块链并流转起来,最后把各个环节和参与者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利用技术手段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升效率。
众安科技也将区块链用于食品溯源,并推出了步步鸡项目。

同样,每一只步步鸡脚环上均有二维码,记录着鸡的年龄、毛重、总步数、来源、入/出栏日期、产地、检疫机构、屠宰场等信息。另外,与链橙、区块链大米不同的是,在查询界面,设置有“农场直播”入口,用户可以随时查看鸡的日常活动。
众安科技区块链研究总监宋文鹏表示,众安科技在农业养殖业中基于区块链+物联网的防伪溯源解决方案,能够保证每只鸡从鸡苗到成鸡、从鸡场到餐桌的过程中,所有产生的数据都被真实记录,真正实现每只鸡的防伪溯源。
上述三个案例是区块链在防伪溯源的真实落地应用。不过,对此不少人提出质疑。
有人认为数据的不可篡改特性用40年前的数字签名技术就已经解决了,没必要用区块链。还有人质疑,“农产品场景中间环节不可控,根本不是一个区块链能发挥多大用处的,假如养殖户往鸡身上打激素,还能自动将数据记录上去不成?”更有甚者认为纯粹是个噱头,“这个噱头为主,一只鸡走了多少步即使去中心化做了数据记录,解决了信任问题,但用户关心的最重要的点根本不是走了多少步,而是它是否健康,是否含有其他东西。本质上鸡仍然在中心化的地方养殖,首先需要解决信任的是这个养殖的中心。”
不可否认的是,比起很多只有ICO白皮书的项目,上述项目结合实体产业运行在真正的生产环境,至少是值得鼓励的。对于目前的难点,一位从事区块链多年的创业者对巴比特表示,“溯源是一个资源驱动和整合的场景,核心是业务整合和利益整合,链条长,没有很好的利益驱动难以长久合作。溯源采用区块链技术并不能有效解决作假、窜货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区块链对不少环节都是增加约束,而非收益,需要外力介入,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实现难度大。”
从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诞生,区块链概念被提出至今也仅仅是10年左右的时间,对比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分别长达40余年和60余年的发展史,区块链还处于很早期阶段,还很不成熟。各方应该多给点耐心,多一点包容,大跃进和固守成见思维均不可取。须知,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的网络,早期应用也仅仅是收发邮件、聊天、游戏等看起来很“虚”的东西,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实体产业必不可少的部分。区块链亦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比特调查】 三个案例,看区块链脱虚向实